盡職調查審計,也稱為財務盡職調查,是指在收購過程中對目標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經營和財務情況、法律關係以及目標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潛在的風險進行的一系列調查。
盡職調查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在工作性質、範圍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1.目的不同:盡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更充分地了解目標公司的各方面情況;而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否按照會計準則標準列報,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及經營成果。
2.範圍不同:盡職調查的範圍更廣泛,可以包括業務、法務、財務等多個方面,且不僅限於審查歷史數據,更著重於未來的預測和風險評估;而財務報表審計的範圍主要限定在歷史數據及財務報表的查驗。
3.方法不同:盡職調查主要通過訪談、查詢、統計分析等方式進行;而財務報表審計則根據審計準則要求,採用函證、逆查、順查、抽樣、分析等方法。
阿聯酋聯邦稅務局(FTA)的稅務審計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旨在確保企業和個人遵守稅收法規,並履行其納稅義務。阿聯酋FTA(Federal Tax Authority)的稅務審計是指阿聯酋聯邦稅務局對在阿聯酋從事商業活動的企業進行稅務記錄的審查,以確保所有企業按照規定繳納正確的稅款。審計的目的是保障稅收體系的公正與透明,防止稅務欺詐和逃稅行為。
審計流程和所需材料
1.審計準備工作:企業需要確保會計記錄與商業賬簿的規範化,轉換審計標準文件格式,並對之前提交的稅務申報表進行全面審查,確保準確無誤。
2.所需材料:包括財務報表、會計記錄、內部控制文件、銀行對賬單與確認函、合同與協議、資本開支與投資記錄、採購與銷售記錄、工資與薪酬記錄、資產清單和稅務文件等。
阿聯酋企業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稅務申報審查:仔細檢查企業的稅務申報單,確保所有應稅交易的稅率計算準確,特別是進出口貨物的稅務記錄。
2.會計數據核對:對比企業的財務賬簿與稅務申報數據,提前解決可能存在的差異,確保數據的一致性。
3.記錄保存制度:妥善保存所有相關的稅務發票、海關單據及財務文件,這些文件在審計時將成為關鍵依據。
4.審計人員指名:阿聯酋法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每年必須指名一位或多位審計師,負責審計公司賬目,檢查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審查公司與關聯方的交易,並核實公司財務是否符合阿聯酋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
5.溝通協作:與阿聯酋稅務局(FTA)的審計員保持順暢的溝通,及時響應審計需求,確保審計過程高效推進。
通過這些審計內容的實施,企業可以確保其稅務和財務的合規性,有效避免因違規操作而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
阿聯酋企業需要進行審計的時間主要取決於企業的註冊類型和財政年度。以下是具體情況:
1.阿聯酋本地企業:自公司成立滿3個月內,企業需要提交稅務登記。每個財政年度結束後3個月內,企業需要提交稅務審計。
2.非居民法人:對於2024年3月1日之前的非居民法人,如果在阿聯酋擁有常設機構,應在常設機構存在滿9個月內提交稅務審計申請。對於在阿聯酋擁有nexus的非居民法人,應在本決定生效之日起的3個月內提交稅務審計申請。
對於2024年3月1日或之後的非居民法人,如果在阿聯酋擁有常設機構,應在常設機構存在滿6個月內提交稅務審計申請。對於在阿聯酋擁有nexus的非居民法人,也應在本決定生效之日起的3個月內提交稅務審計申請。